版权所有 :朝阳师范学院 备案序号:辽ICP备13005250号-3
地址:辽宁朝阳双塔区龙山街四段966号 技术支持: 朝阳师范学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
![]() |
2025-10-20 10:49 来源:经济与管理学院浏览次数:次
为深化“劳动育人”理念,推进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,厚植师生劳动情怀,彰显服务地方发展担当,10月16日,我校举办“同心筑梦六五载,礼赞丰收向朝阳”暨首届山楂文化节。学校党委书记孙士国,校党委副书记、校长笪可宁及领导班子成员出席活动,与全校师生共庆丰收。朝师附属小学、朝阳教育幼儿园师生受邀参与,共赴这场校园文化盛宴。
“劳”以润心:让劳动教育扎根实践土壤

本届文化节将劳动教育课堂延伸到山楂林,成为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生动实践。活动现场,校领导带头走进采摘区,与师生、孩童一同体验采摘乐趣。

孩子们踮起脚尖探寻红果,大学生化身“采摘指导员”,细致讲解技巧、分享心得,温馨互动的场景,成为“劳动+育人”体系落地的鲜活注脚,更彰显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扎实成效。一位参与采摘的学生感慨:“指尖触碰果实的瞬间,收获的不仅是山楂,更是对‘耕耘有获’的真切感悟。”

“融”以赋能:学科特色点亮创意展区
各学院紧扣专业优势,将山楂元素与学科知识深度融合,打造出创意满满的展示阵地。文学院在古琴茶香中,以书法作品诠释耕耘与收获的永恒主题;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助农直播,以专业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;外国语学院以山楂果、叶拼贴多国语言“丰收”字样,展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;学前教育学院挖掘山楂的形态与色彩特点,将其转化为头环、冰箱贴、花束等充满巧思的创意作品;音乐学院以超轻黏土制作“山楂”文创,让艺术创意在指尖绽放;美术学院将山楂融入非遗技艺,创作出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审美的艺术作品;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用山楂搭建几何模型,解读数学与自然的内在关联;机械工程学院通过机器人精准分拣山楂,勾勒智慧农业未来图景;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现场制作冰糖葫芦、山楂糕,成为最受欢迎的“味觉名片”;小学教育学院聚焦“山楂”与“丰收”主题,精心准备并展出系列书法作品,以笔墨传递丰收的喜悦。

“艺”以抒情:青春旋律唱响时代担当
舞台之上,青春燃动。音乐学院的开场舞《秋实欢歌》一亮相便引爆全场,灵动的舞步搭配刚劲活泼的舞狮表演,动静之间勾勒出满溢的丰收喜悦。经典曲目《冰糖葫芦》一开口就唤醒全场温暖记忆,全校师生准备的《春天的芭蕾》《飘向北方》《我们都是追梦人》《逐梦》《一路生花》等节目接连登场,或以深情演唱传递心声,或以活力舞姿展现风采,生动诠释出学子逐梦路上的炽热与坚定。整场演出掌声雷动、高潮迭起,成为秋日校园里最耀眼的高光时刻。

“助”以践行:校地同心共绘振兴画卷
文化节特别设置“农情助振兴 朝师显担当”的农产品展卖区,成为连接校园与乡村的温情桥梁。展台上,我校派驻凌源市三道河子乡的驻村书记陈孝辉和张维国带来了鸡蛋、鸭蛋、香菇干、苹果和香猪肉等当地特色农产品,向师生们讲述着每一份农产品背后的辛勤耕耘与乡村故事;喀左县甘招乡的驻村书记张华威面前摆满了地瓜、小米等农副产品,师生纷纷驻足,踊跃选购。他动情地说,“这些不仅是农产品,更是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”这场展卖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,更在每一位师院人心中播下了服务乡土、奉献家国的种子。

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丰收的庆典,更是一堂集劳动教育、学科融合、责任担当于一体的实践大课。它将劳动精神、创新思维、家国情怀深深植入师生心中,激励全校上下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事业,在服务地方发展、培育时代新人的征程中勇毅前行。

初审初校:马悦蓉
复审复校:朱芬
终审终校:杜莲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