版权所有 :朝阳师范学院 备案序号:辽ICP备13005250号-3
地址:辽宁朝阳双塔区龙山街四段966号 技术支持: 朝阳师范学院信息技术中心
![]() |
2025-08-24 17:08 来源:团委浏览次数:次
近日, 我校“乡耆暖护——桑梓菁华筑梦队”的7名青年学子,踏着夏日晨光奔赴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新农村镇靠山屯村,开启了一场为期3天的乡村老年人关爱实践活动。
晨曦中的靠山屯村炊烟袅袅,队员们的身影刚映入村口,便与这片充满烟火气的土地撞个满怀,一场温暖的邂逅就此展开。抵达后,队员们第一时间将筹集的200斤大米送到村里的老年惠民食堂,并迅速投入到助老服务中。打饭、端菜、添汤,食堂里随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;用餐结束后,大家又默契地分工打扫卫生,让食堂在整洁中延续温情。
随着服务的深入,食堂里的交流氛围愈发热络。“这菜合口味不?有没有想添的花样?” 队员们轻声询问。一位奶奶眼角笑出深深的纹路,拉着队员的手回应:“孩子们打得饭热乎,吃得舒坦,就盼着你们常来唠唠!” 这些朴实的对话,藏着乡村食堂独有的烟火温情,也让队员们深切体会到,他们所做的不仅是送上舌尖美味,更是给予老人们最需要的心灵陪伴。
健康守护与养老保障,是乡村老人最关切的话题。实践队队员们精准对接需求,为每位老人细致测量血压,帮行动不便的老人打扫屋子,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视频通话、查询通知信息等实用功能。他们还精心筹备了健康知识与养老政策科普讲座,用 “高血压得少盐少糖,每天吃盐别超5克” 这样接地气的话语,把老年常见病预防、日常护理知识从合理膳食讲到科学运动,让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;解读养老政策时,更是直接点明 “高龄补贴带身份证、户口本去村委会就能办”,让政策红利清晰可见。村民李大爷学会视频通话后,对着屏幕那头的儿女激动得声音颤抖:“能和城里孩子天天唠上了,谢谢你们这些好孩子!”
实践活动结束前,村委办公室里的研讨会成为梳理乡村养老问题、探寻解决思路的 “头脑阵地”。队员们将连日调研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,形成详实的调研报告:乡村老人因生理机能退化,“生活不便” 成为日常难题;情感社交圈子狭窄,“精神空虚” 如影随形;面对智能设备等新事物,“环境隔阂” 让他们与时代逐渐脱节;经济与家庭支持不足的 “现实压力”,也在悄然影响着晚年生活质量。“好多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,想和远方儿女视频都难,与外界交流少得可怜”“村里老人慢性病多,护理知识跟不上,自己遭罪不说,家人也跟着操心”,研讨声里满是对老人需求的聚焦与深切关怀。
基于这些一线观察,队员们结合专业知识提出针对性建议:建议村里组织戏曲角、手工坊等村级老年兴趣活动,把老人们聚起来解闷散心;推动简化养老服务申请流程,让政策红利更快落地见效…… 这些从实际出发的思考虽不惊天动地,却为乡村养老“破局” 提供了充满青春活力的新思路,盼能让老人生活多些舒心、少些烦忧。
此次实践中,“乡耆暖护—桑梓菁华筑梦队” 以青春之姿深入乡村养老一线,在靠山屯村的土地上书写着关爱乡村老人的温暖故事。从食堂添暖的烟火日常到科普传声的知识传递,从调研献策的思路探寻到细微服务的温情陪伴,每一步都饱含着队员们对乡村老人的深切关切,对乡村养老事业的深刻思考。
乡村养老之路道阻且长,但因这些青春力量的注入,有了更多希望与可能。未来,期待更多青春身影奔赴这样的“乡耆暖护” 之路,让桑榆之年的乡村老人能被岁月温柔以待,让乡村养老的美好画卷在青春赋能中绘就更多温暖篇章。